类似这样的“小报告”,你是不是觉得很耳熟?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到孩子这里却总会变成天大的新闻,天天揪着不是告老师,就是告家长,甚至当着其他小朋友爸妈的面,“揭发”对方的“糗事”。要是多胎家庭,这样的投诉更是每天不绝于耳,听得父母烦不胜烦。时间长了,就不单是“烦不烦”的事儿,而要开始担心了:- 孩子心眼是不是太小了,才会老盯着别人的不是,以“揭短”为乐?
- 这么爱打小报告,难免被同伴排挤、被老师“嫌弃”,社交处境堪忧啊!
- 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只会找家长,孩子会不会太依赖大人了?
养了俩娃的我,也曾一度为小孩爱打小报告,互相说“坏话”这件事头疼。但当我仔细研究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,我就跟“打小报告”这件事彻底和解了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:小孩爱“打小报告”这件事,针对不同的情况,如何对症下药?
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:3-7岁是孩子告状的高峰期,这是儿童“道德-规则意识”发展的结果。[1]如果仔细推敲,我们会发现,在孩子的行为中,“告诉”VS.“告状”VS.“告密”大有不同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 · 科尔伯克曾提出过一个关于“告不告状”的问题:
乔的爸爸许诺说,如果乔挣够了 50 美元,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。但后来爸爸改变了主意,要求乔把挣得的 50 美元都交给他。于是,乔撒谎说只挣了 10 美元,他把 10 美元交给了爸爸,拿另外的 40 美元拿去野营。
临走之前,乔把挣了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,都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。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?
调查显示,绝大多数4~12岁的孩子选择了告诉爸爸。为什么?科尔伯克分析背后的原因发现,幼儿到小学阶段的孩子,都自带一种“向师”属性,服从强权,信任老师和父母的权威,对约定俗成的规范、命令,有着天然的顺从。当他们发现别人犯错时,第一念头就是违反规定的事情必须向师长检举揭发,制止这种不正确的行为。[2]
图源丨图虫创意
所以,“眼里揉不得沙子”的孩子,见到别人犯错,迫不及待就跑去告知大人,单纯只是“正义地”为了维护规则,反馈自己所见所闻的信息,让大人来评评理。这种“小报告”的行为在低龄阶段很常见,本心并无意伤害,行为通常无害。“当你前脚刚迈进教室,后脚就会有那么几个积极的小孩,冲到你跟前,用夸张的语气,向你‘汇报’班里的某些人做了某些事。”这是许多老师每天都避不开的场景。“当你忙得不可开交时,孩子却总会缠着你,拿兄弟姐妹间,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来告状,等着你当法官,判是非对错。”这是许多多胎家庭每天处理不完的家务官司。
幼儿阶段的孩子,表现欲强,总希望能通过一些行为获得大人的关注。而“告状”,会让孩子自我感觉在群体中掌握话事权,能够获得大人的注意,从而获得莫大的成就感。同时,孩子也希望通过他人犯错的行为,彰显自己的“正确”,以借告他人的状,来获得“邀功请赏”的机会。“妈妈,你看我已经快块吃完了,哥哥还剩半碗呢!”这种看似“损人利己”的求夸夸行为,实则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肯定和称赞。家里的老大都爱管老二,正如班里的小干部都爱管同学。他们将老师交于的管理班级纪律、父母交代的管好弟妹,视为己任,遵循“有事跟我说”的嘱咐,主动向师长汇报信息,积极反馈其他人的表现。但这些看似正派的“报告老师”、“告诉爸妈”行为,在同伴眼中,却颇有“奸细”、“告密者”的负面色彩,很容易招来嫉恨,使得孩子失去同伴的信任,造成社交关系紧张。同时,也会出现个别孩子把握不好“权力”的杠杆,拿着鸡毛当令箭,产生“狐假虎威”的心理,仗着大人的信任,以“告密”为要挟,欺凌同伴。在小学阶段,特别容易出现小干部恃宠而骄,在执行任务时,夸大部分事实、掩盖部分内容,造成信息部分失真的情况。这种现象最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,因为它不仅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,更伤害了孩子本人的价值观。
我们不能单纯因为孩子告状多,就给扣上“多管闲事”的帽子。孩子有倾诉的需求,我们就不能一棍子“灭掉”,而是要合理引导,既满足孩子说的需求,但又得让孩子“有节制”地说。总有一些是非感特别强的“小警察”,时常会盯着别人犯错的点不放,正义凌然地向大人告状。告状,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告诉大人,还能怎么办。所以,我们可以改变孩子的关注点,转移到如何正向解决问题上。如,当孩子来投诉:“他又在课桌上乱画了!”我们可以先表扬孩子“你能及时发现错误的行为”,同时反过来询问,“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第一时间去解决这件事呢?”“你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乐乐,改掉乱涂乱画的习惯呢?”比起立刻去处理事件,不如引导孩子在面对同伴不规范行为时,及时劝导,主动想办法解决,当不起效果的时候再来报告。这个过程,既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,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,形成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和处事风格。慢慢地,你会发现孩子告状的频率降低了,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。如果孩子反馈的信息,总是以投诉他人做得不好,以求获得赞许和关注。那么大人的最佳做法就是减少回应,淡化反应——“好的,我知道了”、“行,我会提醒他”。通过弱化对孩子告状的重视度,让孩子减少不当的期待值。久而久之,失去观众的孩子,就会抛弃这项吃力不讨好的行为。孩子想要的关注,从表扬他主动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,为他人提供帮助夸起。让他的注意力从“以告状为乐”,转移到“以助人为乐”上。孩子总是会根据大人的态度,来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判断和评价。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评判,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反馈信息时的做法。所以,大人们要警惕,自己错误的教育行为,有可能会成为催生“告密者”的负面因素。尽可能不要让孩子养成“以告状为荣”的心理,也不要给予孩子“挑别人毛病”的权利,更不要纵容孩子“踩高贬低”的做法。尤其不要说“谁表现不好,你就来告诉我”这类带有“挑拨”性质的话语,这对孩子来说就恍如得到了随意“告状”的尚方宝剑。当孩子来向你“揭秘”他人的不良行为时,既不要完全相信孩子说的话,也不要完全否定孩子反馈的信息。而是要通过细心观察,了解真相,看看孩子是“正义使然”,还是“别有心思”。一旦发现孩子是出于“嫉妒”、“傲娇”、“欺凌”等动机而告状时,及时进行疏导,引导孩子要就事论事,严于律己,宽于待人,多看到别人的优点,学会友好竞争。当然,有时孩子告状,是因为能力有限,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需要寻求大人的帮助。例如,玩具被抢了,玩耍时被打了,吃了亏不会说等等,这时候就需要大人先安抚孩子的情绪,再耐心询问“发生什么事了?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?都有谁在?你希望得到什么帮助?”倾听完孩子的诉求,再出谋划策,协助解决问题。尽管孩子的告状时常会让人感到厌烦,但如果“真需求”却只得到大人的“伪反馈”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在大人的敷衍了事中,收起自己的表达欲,关上跟父母的沟通渠道,失去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。当孩子告状的另一个潜台词,是“我需要你们的帮助”时,父母最好的反馈,就是用行动让孩子感知“我们是你的后盾,有事可以跟我们说”。
图源丨图虫创意
对待孩子“告状”这事,家长既不要过于焦虑,但也不能完全无视。而应该透过事情看本质,听懂孩子“告状”的弦外之音,分清楚孩子背后的诉求,有针对性地回应。
但动不动“告状”的行为背后,本质上是孩子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。所以,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孩子的意识,让他们有机会练习,学着独立解决问题。让他们找到除了“告家长”、“告老师”以外的另一个有力选项——“我可以处理”。那么,孩子跟你说的可能就不再是别人的坏话,而更多是自己的K.O.问题的“战绩”。
直播预告
明天(1月12日周四)中午11:30-13:30,果壳童学馆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——顾有容老师,给我们分享春节年宵花的选购和养护秘籍!
年宵花的由来是什么?有什么特征?
年宵花该如何养护?
如何挑选适合的年宵花?
更多精彩内容,欢迎来直播间和我们一同体验!还有便签本、多喝热水杯等多种福袋抽奖,等你来领取!
编辑丨羚羊,人类幼崽观察家。
参考资料丨[1] 《儿童心理学》(英)H. Rudolph Schaffer 著,王莉 译 , 电子工业出版社, 2016.01
[2] 《儿童的道德判断》(瑞)让.皮亚杰,山东教育出版社,1984年题图来源丨图虫创意